2025年网上开庭怎么显示证据
一、网上开庭怎么显示证据
网上开庭时显示证据的方式,因使用的庭审平台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遵循以下常见流程:
首先,庭前需按法院要求将证据进行电子化处理,如扫描、拍照等,转化为清晰的电子文档,确保内容完整可辨。
其次,在开庭阶段,进入庭审平台的举证环节。部分平台设有专门的“举证”按钮,点击后可选择提前准备好的证据文件进行上传展示,按提示填写证据名称、证明事项等信息。
再者,有些平台支持共享屏幕功能,当事人可通过共享屏幕,在自己电脑上直接展示相关证据的电子文件,向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呈现证据内容。
另外,还可提前将证据发送至法院指定的邮箱或存储平台,庭审时由法官操作展示。
需注意,展示证据前应熟悉庭审平台操作,提前测试,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展示证据要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庭指挥,遵循证据规则要求,确保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得以有效呈现。
二、可以开庭时提交证据吗
开庭时是否可以提交证据,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证据,法院通常不予采纳,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况:一是该证据属于“新的证据”,根据相关规定,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是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法院可以组织质证。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证据由公诉机关承担主要举证责任,一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交证据,也应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和期限要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涉及关键事实且有合理理由未能及时提交的证据,法庭也可能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并进行审查。
证据提交应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建议提前了解相关规定,避免因逾期提交影响权益和案件结果。
三、开庭可以再提交证据吗
开庭时能否再提交证据,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若逾期提交,法院通常不予采纳。但存在特殊情形,若该证据属于“新的证据”,则可在开庭时提交。所谓“新的证据”,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此外,如果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即便逾期提交的证据不属于新证据,法院也可能组织质证并进行审查判断。总之,开庭时提交证据要视证据性质及案件具体状况等综合考量,以保障诉讼权利和司法公正。
以上是关于网上开庭怎么显示证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