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罪
一、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罪
认定著作权侵权罪,需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主观方面,行为人须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著作权,仍积极实施该行为以谋取非法利益。比如,明知未经授权复制他人作品会侵权,却依然为之。
客观行为方面,存在法定的侵权行为。一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等,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二是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三是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
违法所得数额或情节方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一般是指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等;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如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相关侵权行为等。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主观、客观及数额或情节要求,才可认定构成著作权侵权罪。
二、如何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责任
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责任,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依据,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准确界定专利所涵盖的技术特征,明确专利的边界。
其次,对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进行技术特征分析。仔细分解其包含的各项技术特征,确定这些特征的具体内容和相互关系。
再者,将被控侵权技术与专利技术进行对比。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是否完全覆盖了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若被控侵权技术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即便存在额外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若缺少部分必要技术特征,则不构成侵权。
另外,还需考虑等同原则。若被控侵权技术与专利技术虽不完全相同,但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则构成等同侵权。同时,需注意侵权者是否存在合法抗辩事由,如专利权用尽、在先使用、临时过境等,若存在则可不承担侵权责任 。
三、如何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行为
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行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技术特征及等同特征,共同界定了专利的保护边界。
二是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将其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逐一比对,查看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三是判断是否存在侵权行为。若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或者虽个别技术特征不同,但属于等同技术特征,即该不同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就可认定构成侵权。
此外,还需考虑现有技术抗辩等法定免责事由。若被控侵权人能证明其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不构成侵权。在认定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保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罪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