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多少金额算非法集资
一、多少金额算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的界定并非单纯依据金额来判断。
一方面,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会被认定达到追诉标准。
另一方面,即使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也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2.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3.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此外,非法集资还具有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公开性(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社会性(指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等特征。总之,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
二、多人自愿投资是不是非法集资
多人自愿投资不一定是非法集资。
判断是否为非法集资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项目、企业等手段欺骗投资者投入资金,即使投资者是自愿的,也可能是非法集资。例如,编造根本不存在的工程项目,吸引多人投资,实际上是为了骗取资金挪作他用。
2. 集资主体资质。如果集资主体没有合法的金融集资相关资质,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募集,即便投资者自愿参与,也涉嫌非法集资。比如未获得相关许可的企业或个人开展所谓的高息集资活动。
3. 集资方式。如果是通过公开宣传,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引投资,并且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就可能构成非法集资,哪怕投资者自愿投入。例如,在网络上广泛宣传高回报投资项目,吸引众多不特定的民众投资。
所以,多人自愿投资是否为非法集资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定。
三、对非法集资合同的担保人承担什么责任
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合同担保人的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一般保证责任。若约定为一般保证,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担保人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在非法集资情形下,一旦集资人的财产经依法处置后仍不足以清偿集资参与人的本金及利息等损失时,一般保证人需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二)连带保证责任。如果担保人与债权人约定承担连带责任保证,那么当集资人未能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既可以要求集资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集资人进行追偿。
不过,若担保人明知集资行为属于非法集资仍提供担保,可能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的共犯等,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多少金额算非法集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