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这里的“数额较大”一般指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其二,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即相关部门已下达支付令等要求支付劳动报酬,但行为人仍拒不执行。其三,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如导致劳动者生活无着、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情况。具备以上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即可立案追诉。
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怎么报案
若要报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这些能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未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其次,前往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报案,向工作人员详细说明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未支付劳动报酬的具体情况,包括拖欠的金额、拖欠的时间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报案进行登记,并展开调查核实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提供所需的一切协助和信息。如果劳动监察部门认定用人单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进一步处理。若用人单位在劳动监察部门处理期间支付了劳动报酬,且达到一定标准,可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总之,要及时、准确地提供证据和信息,以确保报案的有效性和案件的顺利处理。
三、如何认定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认定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其一,单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单位在经济上具备支付劳动报酬的条件,但却故意不支付。
其二,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这表明单位在接到相关部门的支付指令后,仍拒不执行。
其三,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一般是指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具体数额标准各地可能有所差异,通常以当地规定的数额为依据。
其四,主观方面为故意。单位明知应当支付劳动报酬而故意不予支付,具有非法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的目的。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条件,才能认定单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和具体情况来准确认定该罪。
以上是关于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