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支付应遵循以下原则:工资支付应及时、足额,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支付的时间、方式、数额等都应明确,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资支付的具体期限
劳动法规定,工资支付的最长期限为每月的一个工作日。具体雇主应在每月工资计算周期结束后的15天内支付工资。若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工资支付时间可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在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雇主应在劳动者离职后的15天内一次性结清工资。若劳动者因工负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非因工死亡,雇主也应按照法律规定及时支付相关待遇。
四、工资支付不明的处理
如果劳动者对工资支付存在疑问,可以向雇主查询。雇主有义务提供工资支付的相关证明材料。若劳动者发现雇主拖欠或克扣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救济。
五、工资支付违法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违反工资支付规定,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了解劳动法关于工资支付期限的规定,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遇到工资支付问题时,劳动者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