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及签订条件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 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2.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 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还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三、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
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 二倍工资赔偿: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至实际签订之日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四、赔偿程序及维权途径
劳动者在发现自己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未签订时,可以采取以下途径维权:
1. 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支付赔偿。
2. 劳动仲裁:协商不成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并支付赔偿。
3. 劳动诉讼: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支持劳动者请求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预防措施及建议
为避免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带来的风险,用人单位应当:
1.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确保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
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时调整劳动合同期限。
3. 注重劳动者权益保护,合理规划劳动用工。
应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合理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