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吗

2025-10-16 07:40:09 法律知识 0
  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吗?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劳动争议先经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一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起算。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十五日内起诉。仲裁时效会因主张权利等中断重算,因不可抗力等中止续算,双方都要关注时效防失胜诉权。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吗

   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就劳动争议而言,需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诉讼期限旨在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这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内,可能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同时,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关注时效问题,避免因超过期限而丧失胜诉权利。

   二、劳动合同赔偿金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赔偿金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经济补偿标准二倍的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等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以及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少

   劳动合同纠纷存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仲裁时效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而诉讼时效方面,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有诉讼期限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