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情况下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一、哪些情况下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一般来说,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其一,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劳动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其一,违反服务期约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了服务期,若劳动者在服务期内提前离职,通常需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其二,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在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规定,到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或自己从事同类业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其三,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如用人单位对某些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有保密要求,劳动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泄露这些秘密,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违约责任。
其四,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条款,且该条款明确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情形,劳动者应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总之,劳动者需严格遵守劳动合同约定,否则可能面临违约责任的承担。
三、哪些情形必须给劳动者经济补偿
以下情形必须给劳动者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即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2.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包括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
4.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即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况下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