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留薪期工资怎么算

2025-10-28 10:02:20 法律知识 0
  工伤后留薪期工资怎么算?工伤后留薪期工资计算:一般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指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数算。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可延长不超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工伤后留薪期工资怎么算

   工伤后留薪期工资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首先,一般情况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其次,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再者,如果职工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另外,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用人单位应严格依法支付工伤职工留薪期工资,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主责可以争取工伤吗

   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即使承担主责,也存在争取认定为工伤的可能。

   一般而言,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这里强调非本人主要责任。

   但如果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情形,与责任划分并无直接关联,只要符合相应情形,就可申请工伤认定。

   所以,主责是否能争取工伤,关键在于受伤是否符合法定工伤认定情形。职工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情况说明等,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该部门依据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判定。

   三、主责做不了工伤认定

   若因负主要责任而无法进行工伤认定,需明确具体情形。在工伤认定中,一般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若因自身主责不符合该情形,需看是否存在其他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况。例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等法定情形。

   如果确实因主责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也可考虑是否有其他权益救济途径,如是否可依据相关民事法律,向造成伤害的第三方主张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其承担相应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同时,要留意保存好相关证据,如事故证明、医疗记录、工作证明等,以便后续可能的维权使用。

   以上是关于工伤后留薪期工资怎么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