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

2025-07-08 21:41:29 法律知识 0
  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根据相关法令要求,遇到特定行政行为侵权问题时,行政相对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当事人”)具有三种维权途径可供选择:首先,根据行政复议前置原则,相对人应当首先向有关部门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

   根据相关法令要求,遇到特定行政行为侵权问题时,行政相对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当事人”)具有三种维权途径可供选择:首先,根据行政复议前置原则,相对人应当首先向有关部门提交行政复议申请。

   若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未能达成满意结果,则可选择后续的行政诉讼;其次,相对方也可以选择仅进行单一的行政复议流程,而放弃通过司法渠道解决争议;最后,行政相对人还拥有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申请书的权利。

   若个人、公司或其他形式的组织认为某个特定的行政行为已对自身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应从知晓该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在六十日之内提交行政复议申请表。

   若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出了六十日这一规定,则适用特殊情况下的延伸规定,即虽然申请期限已经超出六十日,但只要有不可抵挡之天灾或者其他正当理由,那么在相关阻碍得以消除之后,依然可以延长他的申请期限,并从障碍消除的那一天重新开始计算。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复议不服可以行政诉讼吗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若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是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决定,那么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原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二是,若行政复议机关改变了原行政行为,此时当事人若不服,应以复议机关为被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会对复议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三是,行政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可以以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为被告,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以复议机关不作为为由,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总之,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通常有权利通过行政诉讼来进一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需在法定的期限和范围内依法进行。

   三、行政复议不服的多久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是若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某企业对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处罚的决定,该企业若不服此复议决定,就需在收到决定书后的十五日内起诉。

   二是若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比如,按照规定复议机关应在六十日内作出决定,但超过六十日仍未作出,申请人就可在六十日期满后的十五日内提起诉讼。

   总之,当事人要注意相关时间节点,及时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避免因逾期而丧失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

   以上是关于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