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只有一次吗
一、取保候审只有一次吗
取保候审并非只有一次。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状况,决定是否取保候审。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同样有权重新审查并决定是否继续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也会依据案情和被告人的相关情况,独立作出是否取保候审的决定。
不过,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重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若在某一阶段已被取保候审,进入下一阶段时,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原则上应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并对保证金数额等重新确定。所以,从整个刑事诉讼流程来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在不同阶段多次被取保候审。
二、慢性病能取保候审吗
慢性病患者是否能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取保候审适用情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
若慢性病严重,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处于怀孕、哺乳自己婴儿阶段,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可取保候审。例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癌症晚期等重大疾病,确实难以在羁押场所正常生活,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被准予取保候审。
此外,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即便有慢性病,也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不过,若慢性病对生活影响较小,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较高社会危险性,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即便有慢性病,也可能无法取保候审。总之,慢性病不是取保候审的决定性因素,需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综合判定。
三、取保候审有什么证件
申请取保候审通常需准备以下证件和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等能证明身份信息的证件。若申请人为律师,需提供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等相关材料。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证明,如身份证、户籍证明等,以明确被取保候审人的身份。
3.取保候审申请书,要详细说明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和拟采取的保证方式。
4.证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证据材料,如患有严重疾病需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需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和案件情况说明;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要提供相应证据或合理说明。
5.保证材料,若采用保证人保证,需提交保证人的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征信记录等,以证明保证人具备保证能力;若采用保证金保证,需准备足额的保证金。
具体所需证件和材料,会因案件实际情况和司法机关要求有所不同。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只有一次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