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再开庭会收监吗
一、取保候审再开庭会收监吗
取保候审后再开庭是否会收监,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法院在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那么不会收监。若法院判决被告人缓刑,只要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相关规定,也不会被收监执行实刑。
但存在一些情形会导致收监。比如,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违反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干扰证人作证等,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收监。另外,如果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罪行较重,应当判处实刑,在判决生效后,被告人会被收监执行刑罚。
总之,取保候审开庭后是否收监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法院的判决结果以及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
二、取保候审阶段可以出境吗
取保候审阶段一般不可以出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出境必然会超出这个范围,且需要经过边境检查等程序,而取保候审期间通常无法获得相关出境许可。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随传随到,不妨碍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如果允许被取保候审人随意出境,可能导致其逃避法律制裁,影响案件的顺利办理。
若被取保候审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境,应当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说明出境的理由、时间、目的地等详细情况。执行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侦查进展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只有在执行机关批准后,才可以出境。否则,擅自出境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取保候审结案方式有哪些
取保候审的结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撤销案件。若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存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公安机关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解除取保候审措施。
第二,不起诉。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后,检察院经审查,若认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取保候审也随之结束。
第三,判决。案件经过法院审理,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若判决有罪,根据判决结果执行相应刑罚,取保候审措施解除;若判决无罪,犯罪嫌疑人恢复自由,取保候审自然终结。
总之,取保候审的结案需依据案件的具体侦查、审查和审判结果,遵循法定程序来确定最终的结案方式。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再开庭会收监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