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了开庭怎么通知
一、取保候审了开庭怎么通知
取保候审后开庭通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书面通知。法院会向被取保候审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等送达开庭传票,传票上会明确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这种方式最为正式,是法院常用的通知手段,确保当事人能留存书面依据。
第二,电话通知。法院工作人员也可能通过电话联系被取保候审人及其辩护人等,告知开庭的相关安排。被通知人应做好记录,如有疑问及时询问清楚。
第三,委托送达。若被取保候审人不在本地或存在其他不便直接送达的情况,法院可能委托当地的司法机关代为送达开庭通知。
无论采用哪种通知方式,被取保候审人都有义务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接收开庭通知。若因被取保候审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接收通知,可能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甚至可能面临被取消取保候审措施、重新羁押的风险。所以,被取保候审人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按通知要求准时参加庭审。
二、取保候审人员出庭怎么办
取保候审人员出庭应遵循以下要点:
首先,确保遵守取保候审规定。在出庭前,要严格按照司法机关规定的时间、地点到案,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其次,做好出庭准备。提前了解开庭时间、地点和法庭纪律,准备好与案件相关的材料和证据。着装应得体,体现对法庭的尊重。
再者,庭审过程保持良好态度。在法庭上要遵守秩序,听从审判人员指挥,如实回答问题,不得干扰庭审活动。不得有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
最后,遵守后续安排。庭审结束后,要按照法院要求等待判决结果,严格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其他规定,直到案件最终处理完毕。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
三、取保候审免诉会留案底吗
取保候审后被免诉是否留案底,需分情况判断。
若为酌定不起诉,也就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下,本质上行为人是构成犯罪的,只是基于法律规定和具体情节,检察院决定不将其诉至法院审判。不过,在司法机关内部系统中可能会有相关记录,但严格意义上这并非通常所说的犯罪案底,不会对行为人后续生活如就业、上学等产生类似犯罪案底那样的严重影响。
要是法定不起诉,即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说明行为人未构成犯罪,不会留下案底。
总之,酌定不起诉可能有司法记录但不算严格犯罪案底,法定不起诉则不会留案底。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了开庭怎么通知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