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杀人的犯法吗
一、精神病人杀人的犯法吗
精神病人杀人是否犯法需分情况判断。
依据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此类精神病人在实施杀人行为时,不具备正常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缺乏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故意或过失。但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其在精神正常状态下,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实施杀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类精神病人虽有一定辨认和控制能力,但相较于正常人存在减弱情况,所以处罚上有相应考量。
综上,精神病人杀人并非一概而论地判定是否犯法,要根据其实施行为时的精神状态,并经法定程序鉴定来确定。
二、杀人犯老了还要判刑吗
杀人犯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实施犯罪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需承担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刑。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特定严重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的杀人犯,即便年老,也不能免除其刑事处罚。
不过,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法律也有一定特殊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若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存在严重疾病等情况,在刑罚执行环节,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总之,年老不是逃避法律制裁的理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实施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杀人犯被判刑多久出狱
杀人犯被判刑后多久出狱,取决于具体量刑和服刑表现。
依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不存在出狱情况。
若判处无期徒刑,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获减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若表现良好,可能在服刑十几年后出狱。
若判处有期徒刑,服刑期限按判决执行。例如判十年有期徒刑,在没有减刑情况下,服刑十年出狱;若有减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此外,服刑人员还可能获得假释机会。但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以上是关于精神病人杀人的犯法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