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法规定吗

2025-07-10 17:40:54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是刑法规定吗?取保候审由刑事诉讼法规定,非刑法。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刑事诉讼法规范程序,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符合条件者可被取保,被取保人要遵守规定,违规可能被重新羁押。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是刑法规定吗

   取保候审并非由刑法规定,而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主要明确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应承担何种刑事处罚。

   而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其目的在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仍能遵守相关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

   依据刑事诉讼法,对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司法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一系列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时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

   二、枪支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枪支罪能否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案情判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条件由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在枪支犯罪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上述条件,例如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小、有悔罪表现,且取保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等,就有机会申请取保候审。但枪支犯罪危害公共安全,性质通常较为严重。若犯罪嫌疑人涉案枪支数量多、情节恶劣,或可能继续危害社会,司法机关一般不会批准取保候审申请。

   总之,枪支罪存在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审查决定。

   三、取保候审后有哪些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依据相关法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如果案件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尚未办结,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可以重新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且原则上累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此外,不同阶段由不同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如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决定,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决定,审判阶段由法院决定,但各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均单独计算。也就是说,在侦查阶段的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到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仍可重新决定取保候审,期限同样最长为十二个月,审判阶段亦是如此。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是刑法规定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