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强行措施吗
一、取保候审是强行措施吗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是国家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通常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程度较高的强制措施相比,取保候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限制相对较小。
二、取保候审如何变更撤销
取保候审的变更撤销有以下几种情况和程序:
变更撤销情形
1.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被取保候审人若违反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变更强制措施,如被逮捕。这些规定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规定时间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
2.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应当及时撤销取保候审。
3.保证方式变化。比如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或丧失担保条件,可能需要变更保证方式或强制措施。
变更撤销程序
1.决定主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变更或撤销取保候审。
2.执行主体。由公安机关执行变更或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
3.通知与告知。决定机关作出变更或撤销取保候审的决定后,应及时通知执行机关和被取保候审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执行机关应及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退还保证金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三、偷渡取保候审后怎么判
偷渡取保候审后如何判决,需依据具体案情判断。
偷渡行为涉嫌偷越国(边)境罪。依据法律规定,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不影响最终定罪量刑。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案件各种因素。如果偷渡情节轻微,比如是初犯,因生活所迫或受他人蒙骗而偷渡,且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良好、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配合调查,可能会判处较轻刑罚,如拘役、管制或适用缓刑,同时并处罚金。若偷渡情节严重,例如多次组织他人偷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可能会判处接近甚至达到法定量刑幅度上限的刑罚。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是强行措施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