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

2025-07-11 07:41:39 法律知识 0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未同时订立的需自用工起一个月内订立。单位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要付二倍工资,违反规定不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也如此。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或仲裁维权。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若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遇到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员工自离怎么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自离后,用人单位可通过以下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1. 送达解除通知:以书面形式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明确告知解除的原因、依据及生效日期等关键信息。通知应确保能有效送达员工,可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若员工下落不明,可采用公告送达。

   2. 办理工作交接手续: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工作交接,归还公司财物、文件资料等,并确保工作事项已妥善交接给合适人员。

   3. 结算工资及经济补偿: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结算员工自离前的工资。若符合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依法计算并支付经济补偿。

   4. 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及时为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证明应包含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终止日期、工作岗位等内容。

   5. 档案和社保转移:办理员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将档案转移至员工新的就业单位或相关机构,停止缴纳社会保险。

   6. 保留相关证据: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留送达通知、工作交接记录、工资结算凭证、离职证明存根等相关证据,以备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

   通过以上一系列规范操作,用人单位可合法有效地解除与自离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劳动者月工资为5000元,在单位工作3年,正常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是3×5000 = 15000元。若单位违法解除,赔偿金则为15000×2 = 30000元。

   需注意,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并且,用人单位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此外,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