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刑事责任会改判吗
一、不追究刑事责任会改判吗
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会改判,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案件处于侦查或审查起诉阶段,司法机关决定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作出不起诉决定,此时不存在改判问题,因为案件未进入审判环节。
当案件已进入审判阶段,一审法院作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后,可能出现改判情况。若检察院认为一审判决有误,提起抗诉;或者被告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决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不当,就可能改判。比如,一审因证据不足判决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二审有新证据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就可能改判追究刑事责任。
若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发现原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存在错误,也可能改判。例如,有新证据证明原判决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法院会重新审理并作出改判。
二、停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停职本身并不意味着要追究刑事责任。停职是单位内部的一种人事处理措施,通常是在员工涉嫌违规、违纪或有重大工作失误时,暂时停止其履行职务,以便进行调查。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是否触犯刑法。如果经调查发现,停职员工的行为构成犯罪,比如贪污受贿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等,司法机关会依法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
但如果停职员工的行为仅属于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职业操守等,未达到犯罪程度,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能会依据内部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等。
总之,停职和追究刑事责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要根据具体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伪造证据罪是刑事责任吗
伪造证据罪属于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或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构成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其中,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见,伪造证据在不同诉讼场景下,都可能触犯刑法,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法律旨在维护司法秩序和公正,对伪造证据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以上是关于不追究刑事责任会改判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