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按劳动法怎么扣
一、绩效按劳动法怎么扣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扣减员工绩效需遵循一定规则。
首先,绩效扣减要有合法依据。用人单位应制定明确的绩效管理制度,且该制度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即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同时,制度内容要合法合理,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向劳动者公示。
其次,扣减绩效要基于客观事实。用人单位需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流程,能证明员工确实未达到绩效要求。例如,以业绩指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客观数据为依据,而不能仅凭主观判断随意扣减。
最后,扣减幅度应合理。扣除后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随意扣减绩效,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触犯劳动法怎么处理
触犯劳动法的处理方式需依据违法主体、违法行为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若用人单位触犯劳动法,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其改正违法行为。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以罚款等处罚。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是劳动者触犯劳动法,用人单位可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情节较轻的,可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情节严重且符合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比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总之,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遵守劳动法规定,违法者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劳动法职业病怎么办
劳动者若怀疑患有职业病,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进行职业病诊断。劳动者应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提出诊断申请,需提供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材料。
其次,若被诊断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自行申请。
再次,完成工伤认定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等作出鉴定结论。
最后,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待遇。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未缴纳,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之后向用人单位追偿。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事宜发生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绩效按劳动法怎么扣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