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拒绝调岗被辞退怎么赔偿
一、劳动法拒绝调岗被辞退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单方面调岗,劳动者拒绝后被辞退,需根据具体情形确定赔偿方式:
1.合法调岗:若用人单位调岗具有合理性,属于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劳动者拒绝调岗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和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辞退无需支付赔偿。
2.违法调岗:若用人单位调岗不具有合理性,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工作岗位,劳动者拒绝后被辞退,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遭遇此类情况,可与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怎么样给员工调岗不违反劳动法
给员工调岗不违反劳动法,需遵循以下要点:
第一,依据法律规定调岗。《劳动合同法》允许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进行调岗,如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等。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依法调整其工作岗位。
第二,基于协商一致调岗。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若需调岗,应与员工充分沟通,取得其同意,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
第三,调岗具备合理性。新岗位应与员工的技能、经验和职业规划相匹配,且劳动条件、薪资待遇等方面不应有明显降低。例如,将从事技术工作的员工调至行政岗位,需考虑员工是否具备相应能力。
第四,保留相关证据。若因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而调岗,用人单位要保留能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原工作的证据,如绩效考核结果、工作失误记录等。
三、按照劳动法调岗的规定怎么处理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调岗需遵循合法、合理原则。以下是调岗的处理方式:
1.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调岗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合同文本由双方各执一份。这是最常见且合法的调岗方式,能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
2.法定情形调岗:出现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调岗。如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应提供证据证明,之后可调整其工作岗位。此外,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用人单位可适当安排工作岗位。
3.注意事项: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调岗,调岗要有充分合理性。新岗位与原岗位应具有一定关联性,工资待遇等劳动条件不能有较大降低。若用人单位擅自调岗,劳动者有权拒绝。若因此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拒绝调岗被辞退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