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该如何结案处理
一、取保候审该如何结案处理
取保候审的结案处理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 撤销取保候审: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比如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存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司法机关应当撤销取保候审,立即解除对其的强制措施,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 移送审查起诉: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会将案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检察院经审查,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会作出不起诉决定。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法院会根据审理结果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取保候审自然终结。
- 到期解除: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限届满时,执行机关应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二、取保候审开庭还会尿检吗
取保候审开庭是否会进行尿检,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在一般刑事案件里,若案件与毒品犯罪无关,通常开庭时不会进行尿检。法院审理的核心是围绕案件相关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展开,关注的是指控罪名是否成立等关键问题,而非与案件无关的检测。
但如果案件涉及毒品犯罪,或者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有吸毒相关线索,开庭时就可能安排尿检。这是因为吸毒情况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定性、量刑。比如在一些毒品犯罪中,嫌疑人的吸毒情节可能与毒品的用途(是用于自己吸食还是贩卖等)有关,进而影响罪名和量刑。
此外,若司法机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基于其他合理理由认为有必要进行尿检,也可能在开庭时安排此项检测。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取保候审开庭一定会或不会进行尿检,需结合具体案情确定。
三、取保候审十年了还会判吗
取保候审十年后仍存在被判刑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相对复杂。
一般而言,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期限届满,司法机关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若已过去十年,可能是司法程序出现异常或有特殊情况。
从法律程序上看,若在取保候审期间,侦查机关收集到充足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按正常程序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审判定罪量刑。即便取保候审期限已远超正常时长,只要未超过追诉时效,司法机关仍可追究刑事责任。
不过,实践中取保候审长达十年,可能是由于证据不足、案件复杂等原因导致程序停滞。若此后发现新证据,案件可能重启并进入审判阶段。若没有新证据,且司法机关未采取进一步措施,可能不会再判刑。
具体是否会判,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及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判断。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该如何结案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