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能否撤销协议
一、劳动仲裁能否撤销协议
劳动仲裁中,协议可能被撤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存在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例如,仲裁裁决存在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等。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仲裁能强制执行么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可以强制执行。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法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例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裁决义务。
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应当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若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劳动仲裁后,要及时关注裁决履行情况,对于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应果断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强制执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仲裁能代替法院吗
劳动仲裁不能完全代替法院。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前置程序,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一般需先经过劳动仲裁。
在劳动仲裁中,仲裁机构依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及证据进行裁决。其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予以履行。
然而,若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在法定期间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法院的审判程序更为严格、规范,能给予当事人更充分的诉讼权利保障。
比如,在一些复杂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仲裁可能因对某些法律条文理解不同或证据审查存在局限性等,导致当事人对结果存疑,此时就需借助法院进一步审理来最终定纷止争。所以,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重要环节,但不能完全替代法院,二者共同构成了劳动争议妥善解决的机制。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能否撤销协议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