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什么时候拘押
一、取保候审后什么时候拘押
取保候审后出现特定情形时会被拘押。依据相关法律,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拘押。
具体情形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未在规定时间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时未能及时到案;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另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若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也会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若在此过程中发现需要对其采取拘押措施,也会依法进行。
同时,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实施新的犯罪,司法机关通常会对其拘押,以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总之,取保候审并非意味着不会被拘押,违反规定或出现新情况,就可能面临拘押。
二、取保候审半年了还有事吗
取保候审半年后是否还有事,需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在此期间,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仍会继续进行。
若案件侦查结束,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司法机关会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审判。这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刑罚,也就是有事。比如盗窃案件,若证据确凿,嫌疑人会面临刑事处罚。
若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会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会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这种情况下,就没事了。
此外,若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案件仍未办结,可能会解除取保候审。若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羁押。所以,取保候审半年后是否有事不确定,需关注案件进展和司法机关决定。
三、取保候审超期取消怎么办
取保候审超期取消时,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确认超期事实。被取保候审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要先确定取保候审期限是否真的超出法律规定时长。可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文书,明确起始日期和应当结束的日期,以此判断超期情况。
第二,提出解除申请。发现超期后,被取保候审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有权向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申请。申请应以书面形式,说明申请解除的原因是取保候审已超期。
第三,配合解除程序。相关机关在收到申请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经审查确认超期的,会作出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及时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会立即执行,退还保证金。
第四,维护自身权益。若在超期期间,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被违法羁押等,可依法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责任机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后什么时候拘押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