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和解后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一、达成和解后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达成和解后是否能追究刑事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若属于可以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如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严重犯罪,即便双方达成和解,也不能免除刑事责任。因为这类犯罪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国家公权力机关仍会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和解协议只能作为量刑时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总之,达成和解并不必然导致刑事责任的免除,要根据案件性质、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二、被打缝针了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吗
被打缝针是否可追究刑事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关键在于伤情鉴定结果,这是判定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重要依据。
若经鉴定为轻伤及以上,通常可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打人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役、管制或有期徒刑。
若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则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可要求打人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公安机关也会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如罚款、拘留。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及时报警并就医,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医院诊断证明、病历、伤情照片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的伤情鉴定和责任追究至关重要。同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以便准确认定事实和责任。若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
三、儿女不赡养父母属于刑事责任吗
儿女不赡养父母是否属于刑事责任,需分情况判断。
一般情况下,儿女不赡养父母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父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等,以保障自身权益。
然而,在特定情形下,不赡养父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子女对年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遗弃罪。依据刑法规定,犯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的“情节恶劣”通常包括因遗弃致被害人重伤、死亡;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等情形。
所以,多数时候不赡养父母是民事问题,但情节恶劣时会涉及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达成和解后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