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丧假是怎么规定的
一、劳动法丧假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对丧假的规定主要为职工在法定情形下可享受丧假,期间工资照发。
依据相关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给予1-3天丧假。若职工配偶的父母死亡,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也能给予丧假。
当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时,单位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此外,不同地区可能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有细化规定。例如部分地区规定岳父母或公婆死亡时,也可给予丧假。职工享有丧假是法定权利,单位应保障职工这一权益,合理批准丧假。若单位拒绝职工合理的丧假申请,职工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劳动法怎么处理扇动罢工
煽动罢工在劳动法里并没有直接对应的具体处理条款,但可结合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及企业规章制度处理。
从企业层面来看,若企业规章制度明确将煽动罢工列为严重违纪行为,企业可依据此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不过,企业规章制度需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才具合法性和有效性。
从法律层面,若煽动罢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致使工作、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公安机关可处警告、罚款或拘留。若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还可能触犯刑法。比如,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劳动者若认为自身权益受损,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如与用人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
三、劳动合同可以视为无效吗
劳动合同在特定情形下可被视为无效。
依据法律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例如,劳动者伪造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这种通过欺诈方式订立的合同就不具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也无效。像一些单位在合同中规定“工伤概不负责”,这明显排除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工伤权益,该条款应认定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同样无效。比如某些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关于工时的规定,此合同相关内容即为无效。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若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丧假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