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轻伤怎么认定标准的
一、肇事逃逸轻伤怎么认定标准的
肇事逃逸轻伤认定包含两方面,一是肇事逃逸认定,二是轻伤认定。
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认定情形包括明知发生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认为自己无责任驾车驶离;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不候处理,弃车离开又返回;送伤者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等。
轻伤认定需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由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从多个方面考量,如头皮创口或瘢痕长度累计、颅骨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颅脑损伤情况;面部单个创口或瘢痕长度、多个创口或瘢痕长度累计、耳廓创口或瘢痕长度等面部及耳廓损伤情况;鼻骨粉碎性骨折、双侧鼻骨骨折等鼻损伤情况;牙齿脱落或者牙折等口腔损伤情况,以及肋骨骨折、四肢长骨骨折、髌骨骨折等其他损伤情况。
肇事逃逸致轻伤,逃逸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受害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同时面临行政处罚,处拘留并罚款,吊销驾驶证且终生禁驾。
二、肇事逃逸情节不严重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情节不严重,通常指未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此类情况的处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行政处罚方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吊销逃逸者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同时,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能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民事赔偿上,逃逸者需承担受害者的全部损失赔偿责任。受害者可通过协商、调解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要求逃逸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费用。若协商或调解不成,受害者可向法院起诉,凭借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
刑事责任上,虽情节不严重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逃逸行为本身可能导致在事故责任认定时承担更重责任。例如原本次要责任可能因逃逸被认定为主要或全部责任,若因此导致严重后果,可能触犯其他罪名,面临刑事处罚。
三、肇事逃逸情节严重会怎样处罚
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处罚,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从民事赔偿角度,逃逸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无论其实际过错程度如何。若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刑事方面,依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包括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等情况。
行政处罚上,肇事逃逸情节严重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总之,肇事逃逸情节严重会面临民事赔偿、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后果较为严重。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轻伤怎么认定标准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