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剐蹭逃逸的怎么处罚
一、车辆剐蹭逃逸的怎么处罚
1. 一般来说,车辆剐蹭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 若剐蹭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且该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 此外,逃逸者还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负责赔偿对方车辆的维修费用、因车辆无法使用导致的合理交通费用等相关损失。同时,逃逸行为会被记录在案,影响驾驶人的信用记录和保险理赔等事项。
二、如何判定电动车逃逸事故
判定电动车逃逸事故主要看以下几点:
1. 事故发生后,电动车驾驶人有逃离现场的行为。比如在碰撞发生后,直接骑车离开事故地点。
2. 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责任等故意。若因害怕被追究责任而逃跑,可认定有逃逸故意。
3. 逃逸行为导致事故责任难以认定。如果电动车驾驶人不逃离,原本能清晰划分责任,其逃离后使得责任认定复杂起来。
4. 有证据证明电动车驾驶人知道发生了事故。比如现场有监控显示其在事故发生后表情慌乱并迅速驶离。
5. 未履行相关义务。如未停车保护现场、救助伤者、报警等。若电动车驾驶人逃离后未再返回处理后续事宜,符合逃逸特征。
一旦被认定为电动车逃逸事故,逃逸方通常会承担更不利的责任后果。
三、罪犯逃逸怎么判缓刑的呢
罪犯逃逸后若想判缓刑,需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要满足法定条件。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适用缓刑的刑期基础要求。
其次,犯罪情节较轻。比如犯罪手段相对平和、主观恶性较小等。
再者,要有悔罪表现。包括如实供述罪行、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等。
然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综合考量罪犯的个人情况、犯罪后的表现等因素来判断。
最后,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比如不会引发社区居民恐慌、不会对社区秩序造成严重干扰等。
不过,罪犯逃逸本身是较为严重的情节,会影响对其是否适用缓刑的判断。一般来说,逃逸会增加量刑幅度,降低适用缓刑的可能性,但如果符合上述条件,仍有被判处缓刑的可能。
以上是关于车辆剐蹭逃逸的怎么处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