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和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
一、逃逸和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
逃逸是指在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某种责任或义务而离开现场的行为,涵盖范围较广,并不局限于交通事故领域。比如在民事纠纷、打架斗殴等事件中,当事人为躲避赔偿、处罚等责任而逃离现场,都可称为逃逸。
肇事逃逸则特指在交通事故中,行为人在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具有特定的适用场景,即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发生了交通事故;二是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
从法律后果来看,逃逸行为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若在普通纠纷中逃逸,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的加重。而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更为严重,不仅会影响事故责任认定,通常逃逸方会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驾驶证等。若构成犯罪,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停车场刮擦后算肇事逃逸吗
停车场刮擦后是否算肇事逃逸,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当事人在明知发生刮擦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属于肇事逃逸。例如,车主刮擦他人车辆后,清楚知晓刮擦事实,未留下联系方式、未报警或未与对方协商处理,直接驾车离开,这种行为就构成肇事逃逸。
但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情发生了刮擦,离开现场则不构成肇事逃逸。比如,因刮擦声音小、车辆震动不明显,当事人主观上没有意识到刮擦发生,正常驾车驶离,就不能认定为逃逸。
另外,若发生刮擦后,当事人虽有短暂离开,但有合理理由,如寻找车主无果后留下联系方式或返回现场等待,也不应认定为逃逸。
肇事逃逸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在停车场发生刮擦,当事人应积极处理,避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三、拖拉机肇事伤人怎么赔偿的
拖拉机肇事伤人赔偿遵循一般交通事故赔偿原则。赔偿责任需先确定事故责任,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拖拉机方与伤者责任比例。
赔偿项目包含多个方面。一是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二是误工费,若伤者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按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三是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四是交通费,按受害人及其必要陪护人员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费用计算。五是住院伙食补助费,可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确定。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等;造成死亡,要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赔偿途径上,若拖拉机投保交强险,先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由拖拉机方承担。若双方就赔偿无法达成一致,伤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以上是关于逃逸和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