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赔了五千怎么办呢
一、肇事逃逸赔了五千怎么办呢
肇事逃逸后赔偿了五千元,可按以下情况处理:
若赔偿是在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且赔偿金额合理地涵盖了受害者的损失,如车辆轻微刮擦修复费用、少量医疗费用等,那么赔偿行为可视为双方对此次事故的私了。此后双方应遵守约定,不再就此次事故的赔偿问题产生纠纷。
若受害者认为赔偿金额不足以弥补其实际损失,比如存在未发现的伤情后续产生医疗费用,或车辆实际维修费用远超五千元,受害者有权重新与肇事逃逸者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受害者可通过报警,要求交警部门介入处理。交警会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调查和责任认定,受害者也可凭借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逃逸者承担应有的赔偿责任。
而对于肇事逃逸者,即使已经进行了赔偿,其逃逸行为仍可能面临法律处罚,交警部门会依据相关法规对其作出罚款、拘留、吊销驾驶证等行政处罚。
二、肇事逃逸主动报案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后主动报案,处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一般来说,肇事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即使事后主动报案,也不能免除其逃逸责任。但主动报案这一行为可视为有主动投案、如实供述情节,有可能被认定为自首。
若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还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鉴于主动报案有自首情节,在罚款金额和是否拘留及拘留时长方面,可能会从轻处罚。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比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主动报案构成自首,法院在量刑时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过,最终处罚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如逃逸造成后果、是否积极赔偿受害者等。
三、肇事逃逸主动报案算逃逸吗
肇事逃逸后主动报案仍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
即便事后主动报案,但只要在事故发生后有逃离现场的行为,通常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比如,在撞车后,行为人出于害怕承担责任等心理,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之后又因各种原因选择主动报案,这种逃离现场的行为已构成逃逸的客观表现。
认定逃逸并不以是否最终主动归案为标准。主动报案只能在后续处理中,作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若有证据表明行为人确实是为了救助伤者而暂时离开现场,后及时返回并报案等,可能不被认定为逃逸。但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后再主动报案还是会被认定为逃逸行为。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赔了五千怎么办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