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司机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一、肇事司机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肇事司机致人死亡的处罚,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若肇事司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若肇事司机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一般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肇事司机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是否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取得谅解等。积极赔偿并获得谅解,在量刑时可从轻处罚。此外,若肇事司机存在酒驾、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会加重处罚。
二、肇事逃逸撤销还需要罚款吗
肇事逃逸案件撤销后是否罚款,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肇事逃逸行为已构成违法,即便案件撤销,仍可能面临罚款。根据相关法律,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这是因为逃逸行为本身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扰乱了正常交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即便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案件撤销,也不能免除其行政违法责任。
然而,若逃逸情节轻微,未造成实质损害后果,且符合特定条件,有可能不被罚款。例如,逃逸者在事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情况,积极与对方协商并取得谅解,相关部门可能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酌情减轻或不予处罚。
总之,肇事逃逸撤销后是否罚款,关键在于逃逸行为的违法性质及严重程度,还有相关部门的最终判定。
三、被定为肇事逃逸还能撤案吗
肇事逃逸案件能否撤案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轻微的肇事逃逸,并且尚未构成犯罪,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且逃逸者积极承担赔偿责任、认错态度良好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撤案。因为这类情况主要涉及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若双方和解,社会危害性相对降低,撤案有一定可能性。
然而,若肇事逃逸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就不能随意撤案。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属于公诉案件,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并非由当事人意志决定是否撤案。即使受害者与逃逸者达成谅解协议,司法程序仍会继续进行,但在量刑时,逃逸者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情节可作为从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总之,轻微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有撤案可能,构成犯罪则一般不能撤案,司法机关会依法处理。
以上是关于肇事司机致人死亡怎么处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