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撤销仲裁后如何起诉

2025-07-22 13:21:04 法律知识 0
  被撤销仲裁后如何起诉?被撤销仲裁后起诉,要先确定管辖法院,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特殊情况依具体规定。接着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和证据。之后提交材料,材料不齐会被通知补正。最后缴纳诉讼费,按法院安排参加庭审维权。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被撤销仲裁后如何起诉

   被撤销仲裁后起诉,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确定管辖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来说,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若存在专属管辖等特殊情形,则依具体规定确定管辖法院。

   第二,准备起诉材料。需撰写起诉状,清晰写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同时收集并整理支持自身主张的证据,比如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确保证据真实、合法且与案件有关联性。

   第三,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及证据材料一并提交至管辖法院立案庭。立案庭会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查,若材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会通知补充或补正。

   第四,缴纳诉讼费用。根据案件性质和标的金额,按照规定缴纳相应诉讼费用。缴费后案件进入审理程序,需按法院安排参加庭审,积极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仲裁判决后能否再起诉

   仲裁判决后能否再起诉,需分情况看待。

   在一般的民商事仲裁中,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是为了维护仲裁的权威性和高效性,确保纠纷得到及时、终局的解决。

   然而,存在特殊情形。如果仲裁裁决存在法定可撤销的情形,例如没有仲裁协议;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撤销裁决后,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仲裁则有所不同。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用人单位只有在符合法定情形时,才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三、提成没发可以仲裁吗

   提成没发,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提成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不发提成,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在劳动仲裁受案范围内。劳动者申请仲裁时,需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证明提成约定的存在以及自己应获得的提成数额。证据可以包括劳动合同、提成制度文件、销售业绩数据、聊天记录、邮件等。

   申请仲裁时,要在规定时效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若仲裁委受理,会按程序进行审理。如劳动者证据充分,能证明用人单位未发放提成,仲裁委通常会支持劳动者的诉求,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提成。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被撤销仲裁后如何起诉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