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年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么
一、过了一年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么
劳动仲裁申请存在时效限制。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然而,存在一些中断和中止的情形。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如果超过一年才申请劳动仲裁,需看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的情况。若存在这些法定情形,仍有可能被受理;若不存在,则仲裁委可能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能否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申请后可能面临的结果。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去哪个部门
申请劳动仲裁需前往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它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
在申请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事项。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受理、审理等一系列程序。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公正裁决,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解决劳动纠纷。
三、没有劳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没有实际提供劳动,通常情况下难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其前提往往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且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纠纷。
若未实际付出劳动,比如尚未入职、入职后未开始工作等,一般不符合劳动仲裁的受理条件。但存在特殊情形,例如用人单位虽未安排劳动者实际工作,但双方已签订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劳动合同约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如支付赔偿金等。
不过,如果是在求职过程中,因用人单位虚假承诺、欺诈等导致劳动者未实际劳动却遭受损失,劳动者可考虑通过民事诉讼等其他途径,依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而非劳动仲裁。总之,没有劳动能否申请劳动仲裁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符合劳动仲裁受理范围的劳动争议关系及事实。
以上是关于过了一年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