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按劳动法怎么赔偿
一、开除按劳动法怎么赔偿
开除员工的赔偿需根据不同情形处理:
1.合法开除且无需赔偿的情况: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开除员工无需支付赔偿。
2.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解除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3.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况: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被开除属于刑事处罚吗
被开除不属于刑事处罚。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这些处罚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是针对犯罪行为的制裁。
而被开除通常是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等情形的劳动者,作出的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这是一种用人单位内部的人事处理措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
例如,员工经常迟到早退、严重违反公司的保密规定等,公司可能会依据规章制度将其开除。这种开除行为不涉及刑事犯罪,只是公司根据自身管理和运营的需要,结束与员工的雇佣关系。所以,被开除和刑事处罚是不同性质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三、被开除的劳动法怎么办
当劳动者被开除,可从以下方面依据劳动法维护权益:
首先,判断开除是否合法。若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如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情形开除,属于合法解除,无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开除不合法,劳动者有两种维权途径。一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终止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且能履行的,单位应继续履行。二是要求支付赔偿金。若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或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者维权时,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开除事实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辞退通知等。若与单位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是关于开除按劳动法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