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仲裁和法院判决有什么区别
一、合同仲裁和法院判决有什么区别
合同仲裁与法院判决存在多方面区别:
-管辖权来源:合同仲裁的管辖权源于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协议,即事先或事后约定将纠纷提交特定仲裁机构。而法院判决的管辖权基于法律规定,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程序灵活性:仲裁程序更为灵活,当事人可自主选择仲裁员、仲裁规则及开庭形式等。法院诉讼则需严格遵循法定诉讼程序进行。
-审理保密性:仲裁通常不公开进行,能更好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和隐私。法院审判原则上公开,特殊案件才不公开审理。
-裁决或判决的效力: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作出后即具法律效力。法院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执行力度: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不过仲裁裁决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决生效后,可直接由法院执行机构执行。
二、提交仲裁和法院起诉有什么区别
仲裁与法院起诉存在多方面区别:
-受理机构:仲裁由双方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这些机构具有民间性;法院起诉则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法院属于国家司法机关。
-管辖依据:仲裁以双方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为依据,当事人可自由约定仲裁机构;法院起诉依据法律规定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等确定受理法院,当事人不能随意选择。
-程序特点: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仲裁员、仲裁规则等,且通常一裁终局;法院诉讼程序更为严格规范,遵循法定流程,一般实行两审终审制。
-审理方式:仲裁通常不公开进行,能较好保护当事人商业秘密和隐私;法院审理原则上公开,特殊案件依法不公开。
-执行力度: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但仲裁裁决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判决由法院直接执行。当事人可根据纠纷性质、自身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仲裁或诉讼解决争议。
三、仲裁证据如何认定真实
仲裁中证据真实性的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对于书证,要审查其是否为原件,若为复印件,需结合其他证据判断能否与原件核对一致。审查书证的制作过程,包括形成时间、地点、制作人等,判断有无伪造、篡改可能。
物证方面,要确保其来源合法且真实存在。需审查物证的收集、保管过程,有无受到污染、损坏等影响其真实性的情况。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要确认其是否原始载体,有无剪辑、拼接等情况。可借助专业技术手段进行鉴定,同时审查其形成的背景和环境,判断是否存在诱导、胁迫等导致内容不真实的因素。
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认定,需审查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有无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证言客观性。还需考虑证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作证时的状态,综合判断证言可信度。
鉴定意见则要审查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质,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鉴定依据是否充分准确,以此判断其真实性与可靠性。通过多维度审查判断,以确定仲裁证据的真实性。
以上是关于合同仲裁和法院判决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