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取保候审后怎么办
一、撤销取保候审后怎么办
撤销取保候审后有以下几种情况及应对方式:
1.被决定逮捕:若因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可能会被决定逮捕。此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被依法羁押。应配合司法机关的安排,按照法定程序接受后续处理。家属可及时聘请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了解案件进展和相关权利义务。
2.变更强制措施:可能变更为监视居住等其他强制措施。需遵守新的强制措施规定,如在指定的住所居住,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等。
3.解除取保候审:如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恢复自由。对于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所交的保证金,应当及时退还。
总之,撤销取保候审后,要依据具体情况,严格遵循司法机关的要求和安排,依法处理后续事宜。当事人和家属若对处理结果有疑问或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申诉和维权。
二、取保候审过的了安检吗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过安检,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而言,被取保候审人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正常通过安检。安检主要是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如武器、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只要不携带这类违禁物品,通常不会因处于取保候审状态而被阻止通过安检。
然而,如果安检人员发现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若安检时发现其离开规定区域且未经批准,可能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会根据情节决定是否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三、取保候审可以不回去吗
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一般不能擅自离开规定区域不回去。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相关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若因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时要及时到案。
若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比如外出就医、处理重大家庭事务等,应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可离开。执行机关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存在社会危险性等因素。
若违反规定擅自不回去,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以上是关于撤销取保候审后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