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酒驾怎么处理

2025-07-28 04:00:23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期间酒驾怎么处理?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期间酒驾,会面临酒驾行政处罚,如暂扣驾照、罚款等;违反取保规定,司法机关可能变更强制措施;若构成刑事犯罪,会与之前犯罪数罪并罚,最终量刑由法院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期间酒驾怎么处理

   1.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酒驾,首先会面临酒驾的行政处罚。一般会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 其次,酒驾行为违反了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司法机关可能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决定对其变更强制措施,如重新逮捕等。

   3. 再者,酒驾若构成刑事犯罪,比如达到醉驾标准,会与之前的犯罪一并进行数罪并罚。醉驾可处拘役,并处罚金。最终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总之,在取保候审期间酒驾是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后果。

   二、酒驾拘役用手机吗有影响吗

   酒驾被拘役期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手机。

   1. 一般而言,在拘役场所内,通常会对被拘役人员的通讯工具使用进行一定管理和限制。比如,可能会规定在特定时间、按照特定流程使用手机,以确保监管秩序和安全。

   2. 如果符合相关规定,被拘役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与家属、律师等进行必要的联系。这有助于其处理一些个人事务、了解案件进展等。

   3. 但如果使用手机违反了拘役场所的规定,如利用手机进行违法活动、干扰监管秩序等,就会受到相应处罚,影响自身在拘役期间的待遇等情况。总之,在拘役期间使用手机是有规范要求的,需遵守规定,否则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三、酒驾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酒驾不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酒驾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即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会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暂扣驾驶证等,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而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

   不过,即便达到醉酒标准,如果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如在小区内醉酒挪车等,按照法律规定也可不认为是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期间酒驾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