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劳动法合同怎么终止

2025-07-28 12:41:07 法律知识 0
  签约劳动法合同怎么终止?劳动合同终止要依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常见情形有合同期满、劳动者享受养老待遇、死亡或失踪、用人单位破产或主体资格丧失等。合同终止时,单位出具证明并办转移手续,劳动者办交接,补偿办结交接时支付。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签约劳动法合同怎么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会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未续签,则合同自然终止。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劳动合同终止。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的一方主体消失,合同终止。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消灭,劳动合同终止。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同样,因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劳动合同终止。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条款,涵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合同终止情形。

   若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需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规定时间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法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二、劳动法自离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并未直接使用“自离”这一表述,与之相关的规定主要涉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若要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则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若未按此规定提前通知就擅自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若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损失可能包括用人单位为招聘劳动者所支付的费用、因劳动者离职导致的生产经营损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培训所支付的费用等。

   不过,在用人单位存在某些法定过错情形时,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总之,劳动者离职应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以保障自身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怎么去做到劳动合同无效

   要使劳动合同无效,可依据以下情形:

   第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重要工作信息,欺骗劳动者签订合同;或者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等骗取录用。

   第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像合同中约定“工伤概不负责”,这种约定排除了劳动者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违反了法律规定。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工作时间严重超出法定标准且无合理补偿,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

   若要主张劳动合同无效,需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来认定。当事人应收集相关证据,如欺诈的聊天记录、不合理条款的合同文本等,向上述机构提出认定申请。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以上是关于签约劳动法合同怎么终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