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怎么能缓刑
一、取保候审怎么能缓刑
取保候审与缓刑是不同概念。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缓刑是刑罚执行方式。要在取保候审后争取缓刑,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确保符合缓刑适用条件。依据法律,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对于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条件应当宣告缓刑。
第二,积极悔罪。在司法程序中,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退赃退赔,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等,都可体现悔罪态度。
第三,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规定,按时报到,随传随到,积极配合调查和审判工作。
第四,提供有利证据。收集能证明自身符合缓刑条件的证据,如社区证明、单位表现证明等,证明自己平时表现良好,宣告缓刑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二、取保候审通知有哪些
取保候审通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取保候审决定书: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该文书会明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信息,决定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取保候审的期限等内容。它标志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暂时解除羁押状态。
2.取保候审执行通知书:司法机关在作出取保候审决定后,会向执行机关(一般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派出所)送达执行通知书。告知执行机关对被取保候审人的监管职责,包括监督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相关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
3.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等情形时,司法机关会制作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该通知会送达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以及执行机关,意味着取保候审措施的结束。
4.没收保证金通知书: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司法机关有权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制作没收保证金通知书,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及交纳保证金的银行。
三、未成年有取保候审吗
未成年人有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对象包含未成年人。
依据法律,对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未成年人,可取保候审。若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未成年人,也能取保候审。
此外,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未成年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同样可以取保候审。
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为保护其权益和促进其改过自新,司法机关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常会更倾向于对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不过,决定是否取保候审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司法机关严格审查后作出决定。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怎么能缓刑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