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罪最低能判几年
一、高利贷罪最低能判几年
我国刑法没有“高利贷罪”这一罪名。
如果在放高利贷过程中触犯其他罪名,比如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又如,如果在放高利贷行为中存在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暴力催债行为,分别会按照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等相应罪名定罪量刑。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犯罪记录会影响信贷吗
犯罪记录可能会对信贷产生影响。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等信贷业务时,通常会综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犯罪记录属于个人信用和背景信息的一部分。
一方面,如果犯罪记录情节较轻且时间较为久远,部分金融机构可能在评估时会相对弱化其影响,重点关注借款人当前的收入稳定性、还款能力等关键指标。
另一方面,若犯罪记录严重、性质恶劣或距离申请信贷时间较近,很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升高。这可能使金融机构认为该借款人违约可能性较大,从而拒绝贷款申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额度等,以降低自身面临的信贷风险。总之,犯罪记录对信贷的影响因具体情况而异,金融机构会基于自身风险偏好和信贷政策作出不同判断。
三、非法放贷涉嫌什么犯罪
非法放贷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这里的“经常性地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等情形,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一旦构成非法经营罪,将面临相应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等。
以上是关于高利贷罪最低能判几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