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房产怎么分配到双方
一、离婚房产怎么分配到双方
离婚时房产分配需依据不同情况处理:
1. 一方婚前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产,属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另一方有权获得补偿。
2. 婚后购买的房产,无论登记在一方或双方名下,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均等分割。若双方另有约定,从其约定。
3. 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可按各自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另有约定的除外。
4. 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为个人财产;登记在双方名下,属夫妻共同财产。
5.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共同财产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分割该房屋,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作为债权处理。
分配时,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二、房产证还没出来怎么离婚
房产证未办下来时离婚,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 协商离婚:夫妻双方能就房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等问题达成一致,可签订离婚协议书,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对于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可在协议中约定由一方使用,待房产证办下来后再进行分割;若协商不成,可在离婚后另行起诉。
- 诉讼离婚: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一般不会直接对未取得房产证的房屋所有权归属作出判决,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产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保留证据:不管是协商还是诉讼离婚,双方都要注意保留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相关证据,以证明房屋购买情况及各自出资情况,便于后续处理房产问题。
三、房产证没拿到离婚怎么分
房产证没拿到离婚时房产分割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 若房产为夫妻一方婚前支付首付并贷款购买,婚后共同还贷但未取得房产证,法院通常不判决房屋所有权归属,仅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一方使用。待取得房产证后,双方可另行起诉确定产权分割。实践中,一般认定房产归婚前购买方,但婚后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购买方需补偿另一方。
2. 若是婚后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即使没拿到房产证,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法院同样暂不处理所有权,只判定使用权。待取得房产证后,双方若协商不成,可起诉进行产权分割,通常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
3. 若房产是一方父母出资购买,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割;若登记在双方名下,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按上述婚后购房情况处理。
以上是关于离婚房产怎么分配到双方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