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了还可以调解吗
一、判决书下了还可以调解吗
判决书下达后一般不可再进行调解。因为判决书是法院经过审理后,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正式法律文书,标志着诉讼程序已基本结束,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已作出判定。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在上诉期内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后,在二审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另外,即便判决已生效,双方当事人也能自行达成和解协议。这属于当事人对自身民事权利的处分,但和解协议不具备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判决。
所以,判决书下达后通常无法再走法院调解程序,但可通过上诉在二审调解,或当事人自行和解。
二、经过法院调解后可以再次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法院调解后能否再次起诉需分情形而定。
如果是民事案件,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通常不能就同一纠纷再次起诉。因为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需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不过,若存在法定情形,如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可申请再审。
若是刑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经法院调解结案后,当事人一般也不能再次起诉。但如果自诉人有新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可以重新向法院提起自诉。而对于刑事公诉案件,调解主要针对民事赔偿部分,不影响公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指控,所以在刑事方面不存在调解后再次起诉的问题。
行政案件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生效后,当事人同样不能就原行政争议再次起诉,若能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法,可申请再审。
三、法院判决书下来还能调解吗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通常不能再进行调解。
判决书是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标志着诉讼程序已进入最终的裁判阶段。一旦判决生效,就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双方当事人需按照判决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在二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或由法院主持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另外,即使判决已生效,双方当事人也可自行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这是当事人对自身权利的处分,在执行阶段,经法院审查后认可,可按和解协议执行。但需注意,若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可以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以上是关于判决书下了还可以调解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