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劳动合同属于欺诈吗
一、空白劳动合同属于欺诈吗
空白劳动合同不一定属于欺诈,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用人单位故意提供空白合同,且隐瞒或歪曲关键合同条款,如劳动报酬、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重要信息,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字,可认定为欺诈。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导致劳动者无法准确了解合同内容和自身权益义务。
若用人单位提供空白合同是基于合理原因,如合同某些条款需后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向劳动者充分说明,在双方达成一致后再填写完整,一般不构成欺诈。不过,即便如此,用人单位也有义务确保合同最终内容符合双方事先约定。
一旦被认定为欺诈,根据法律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劳动合同。若合同被撤销,用人单位可能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赔偿劳动者损失等。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若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损失。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一定比例的赔偿费用。
2. 劳动保护待遇损失。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 工伤、医疗待遇损失。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一定比例的赔偿费用。
4.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一定比例的赔偿费用。
若劳动者对劳动合同无效存在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也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劳动合同不写日期能签吗
劳动合同不写日期也能签,但存在一定风险。
从法律规定看,劳动合同中日期并非合同必备条款,未写日期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劳动合同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不过,合同日期有重要意义。签订日期关系到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对计算工龄、年假、试用期等有重要影响。起始日期能明确劳动者何时开始为单位工作,终止日期则涉及合同期限、续签等问题。
若签订无日期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能面临权益受损风险。比如,在计算经济补偿、判断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可能因日期不明产生争议。若发生劳动纠纷,日期缺失可能使劳动者在举证时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若遇到合同未写日期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补充完整。若单位拒绝,劳动者可通过拍照、聊天记录等方式留存证据,证明实际的入职时间和签订合同的情况,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空白劳动合同属于欺诈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