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公司降工资合法吗
一、怀孕期间公司降工资合法吗
怀孕期间公司降工资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工资待遇属于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单方面降低怀孕女职工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约定,也违反了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规定。若女职工遇到公司在其怀孕期间降工资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 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恢复原工资待遇,明确告知公司降工资行为违法。
2. 若协商不成,女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3. 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工资差额,并可要求相应赔偿。
二、急辞扣工资合法吗法律咨询
急辞即劳动者未按法定程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急辞扣工资不合法。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可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用人单位扣工资属违法行为。
不过,若急辞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急辞若符合法定情形,如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强迫劳动,或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报酬等,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此时用人单位扣工资更无法律依据。
综上,急辞是否扣工资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用人单位违法扣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三、如果兼职不给工资会犯法吗
兼职不给工资是否犯法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兼职通常可分为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若兼职构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给工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报酬。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若属于劳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双方基于约定形成权利义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完成工作,接受劳务一方不按约定支付报酬,构成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劳务提供者可收集证据,如劳务合同、工作记录、聊天记录等,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报酬。
总之,无论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不给工资都可能涉及违法或违约。兼职者应注意保留证据,在权益受损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怀孕期间公司降工资合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