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试用期是否合法可以仲裁
一、延长试用期是否合法可以仲裁
延长试用期是否合法及能否仲裁,需分情况来看。
若用人单位随意延长试用期,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不符合法定情形,属于违法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且试用期长度应根据劳动合同期限合理确定。若用人单位违反这些规定延长试用期,就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当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之一。劳动者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延长试用期的事实。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延长后的试用期仍在法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内,这种延长通常是合法的。此时若劳动者申请仲裁,可能难以得到支持。
总之,用人单位随意延长试用期违法,劳动者可通过仲裁维权;若双方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定要求,延长则合法,仲裁诉求可能不被支持。
二、用人单位有权扣试用期工资吗
用人单位一般无权随意扣试用期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只要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按照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不过,存在一些法定允许扣除工资的情形。一是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等。二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这种情况下,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约定试用期工资合法吗怎么算
约定试用期工资一般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试用期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
第一,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例如,劳动合同约定转正后月工资为 5000 元,那么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 4000 元。
第二,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所不同,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底线。
若用人单位支付的试用期工资低于上述标准,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总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工资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延长试用期是否合法可以仲裁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