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区别
一、汽车和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区别
1. 责任认定原则:
汽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责任划分依据交通法规。一般会综合考量各方违法行为,如汽车闯红灯、超速,非机动车逆行、违反交通信号等情况。
2. 主次责任比例:
主要责任比例通常在70%左右。比如汽车主要责任,可能需承担70%的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在财产损失、人身伤害赔偿等方面,汽车方要承担较大部分。
次要责任比例大概为30%。若非机动车次要责任,就承担30%的相应赔偿份额。
3. 赔偿方面:
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分担。如汽车主要责任,超出交强险部分,由汽车方按70%赔,非机动车方按30%赔。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有伤残)等。汽车因责任比例高,赔偿金额通常也更多。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责任承担的区别
1. 归责原则方面:
机动车之间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一方通常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非机动车有过错时,可适当减轻机动车方责任。
2. 责任比例划分:
机动车间事故,双方同等责任常见比例为50%对50%等,依过错大小具体确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若机动车无责,仍可能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若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机动车方责任可能减轻至30%左右等,具体视情形而定。
3. 赔偿范围:
两者都涵盖人身损害赔偿如医疗费、误工费等,以及财产损失赔偿。
不过在赔偿标准等细节上,如残疾赔偿金计算方式、财产定损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会因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责任比例一样吗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责任比例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基于保护弱势群体原则,机动车一方往往承担更重责任。
若非机动车无过错,机动车要承担全部责任。若非机动车有过错,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责任。例如,非机动车负主要责任,机动车可能承担60% - 70%责任;非机动车负同等责任,机动车承担70% - 80%责任;非机动车负次要责任,机动车承担80% - 90%责任。
但如果机动车一方能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故意碰撞机动车行为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总之,两者责任比例需依据具体事故情形及双方过错程度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汽车和非机动车主次责任划分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