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劳动法规定多少条
一、拖欠工资劳动法规定多少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多条法规涉及拖欠工资问题。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关补充规定,如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若遭遇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依据这些法律规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不满一个月不给工资合法吗
不满一个月不给工资不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法》也明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按照双方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即便工作不满一个月,只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有支付工资的义务。工资数额可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结合实际工作天数来计算。
若用人单位以工作不满一个月为由拒付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迟到扣工资合法吗有上限吗
迟到扣工资是否合法需分情况判断。若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迟到扣工资,且该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已向劳动者公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那么迟到扣工资一般合法。因为《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关于迟到扣工资是否有上限,法律虽未直接对迟到扣工资上限作出明确规定,但用人单位扣工资不能使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所以,即便以迟到为由扣工资,也应遵循此规则,不能过度克扣劳动者工资。
以上是关于拖欠工资劳动法规定多少条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