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得方式有哪些
一、发明专利获得方式有哪些
获得发明专利有以下方式:
1. 自行研发
- 发明人通过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从最初的构思开始,经过不断地试验、改进,最终形成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
- 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就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不断改进灯丝材料等,历经艰辛最终成功。
2. 合作研发
- 多个主体合作进行发明创造。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 例如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高校提供科研力量,企业提供资金和应用场景支持,共同研发出具有市场价值的发明专利。
3. 委托研发
- 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发明创造工作。委托方提供研发需求和必要的资源,受托方按照要求进行研究开发。
- 比如企业委托专业的科研机构,针对特定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发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利技术。
二、发明专利流程有哪些步骤
1. 申请前准备:
- 进行专利检索,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情况,判断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 对发明进行充分的技术分析和完善,确保其具备专利申请的条件。
2. 提交申请:
- 准备好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等申请文件。
-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交申请,可以通过电子申请或纸件申请的方式。
3. 受理:
- 专利局收到申请文件后,会进行形式审查。
- 符合受理条件的,会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和申请号。
4. 初步审查:
- 审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是否明显缺乏新颖性等。
- 可能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等,申请人需按要求进行修改。
5. 公布:
- 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合格后,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 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
6. 实质审查:
- 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
- 专利局对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进行全面审查。
7. 授权:
- 实质审查通过后,专利局会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
- 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后,即可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三、授权专利和发明专利区别
1. 定义不同:
- 授权专利是指经过专利局审查,符合专利授权条件而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 发明专利是专利的一种类型,它是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2. 范围不同:
- 授权专利包含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被授权后的统称。
- 发明专利只是其中一种特定类型的专利。
3. 审查过程不同:
- 发明专利审查严格,要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 授权专利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一般只进行初步审查。
4. 稳定性不同:
- 发明专利经过实质审查,稳定性相对较高。
- 授权专利中的部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审查程度相对低些,稳定性可能稍弱。
以上是关于发明专利获得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