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受理和授权的区别
一、专利受理和授权的区别
1. 定义不同:专利受理是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并确认符合形式要求的行为;专利授权是专利局经过审查,认为专利申请符合授权条件,授予申请人专利权。
2. 所处阶段不同:受理处于专利申请的初始阶段,表明申请进入了专利局的处理流程;授权是在经过一系列审查之后的最终结果。
3. 意义不同:受理意味着申请获得了进入后续程序的资格;授权则赋予申请人排他性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4. 审查程度不同:受理时仅作形式审查,看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格式是否正确等;授权要进行实质审查,判断专利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
5. 权利状态不同:受理后申请人无专利权,授权后申请人拥有专利权,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
二、专利与授权专利的区别
专利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包含多个阶段和状态。申请专利后,需经过审查等程序。
授权专利则是专利申请经过法定程序审查,符合要求后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区别主要在于:
1. 专利涵盖了从申请到可能获得授权的整个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内容,是一个宽泛概念;授权专利是已获得官方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
2. 专利申请提交后不一定能成为授权专利,存在因不符合授权条件被驳回的可能;授权专利已确定具备专利性条件。
3. 专利受保护范围等因素影响其后续发展,授权专利则明确受到法律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技术。
三、专利转让和授权的区别
1. 权利转移情况
专利转让是专利权人将专利所有权完全转让给他人,原专利权人不再拥有该专利。例如,甲将其某项专利转让给乙,此后甲对该专利无任何权利。
而专利授权是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其专利,专利权人仍保留专利所有权。比如,丙授权丁使用其专利技术,丙依然是专利所有者。
2. 收益方式
专利转让时,转让方通常一次性获得一笔费用,之后该专利与自己无关。
专利授权则不同,许可方一般通过收取专利许可费获得收益,费用可能按一定期限、产量或销售额等计算方式收取。
3. 后续限制
专利转让后,原专利权人不能再实施该专利,也不能阻止受让方的任何合法实施行为。
专利授权后,许可方自己仍可实施专利,同时在许可协议约定范围内,可限制被许可方的实施行为,如规定实施的地域范围、使用方式等。
以上是关于专利受理和授权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