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属于个人还是单位
一、专利属于个人还是单位
专利归属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发明创造是个人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个人时间、资源独立完成,且与单位业务无关,那么专利归个人所有。
若发明创造是执行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则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归单位所有。这里的执行单位任务包括本职工作任务、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等;物质技术条件涵盖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未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在判断专利归属时,关键在于发明创造与个人和单位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据相关事实和规定来明确其归属。
二、专利的公知常识有哪些
专利公知常识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之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知晓的技术知识。
公知常识包括但不限于:教科书、工具书等中记载的技术内容;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已经公开的专利文件、科技文献等披露的技术;通过市场上公开销售的产品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技术特征等。
判断一项技术是否为公知常识,需考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在专利审查等程序中,会依据公知常识来判断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如果一项技术属于公知常识,那么以此为基础的专利申请可能无法获得授权。准确把握公知常识对于专利的申请、审查及维护都至关重要,它确保专利制度真正保护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成果。
三、专利分为哪些方面类型
专利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例如新的工艺、新的产品结构等。其创造性要求较高,需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保护期限为自申请日起20年。
2. 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比如具有独特结构的工具、设备等。创造性要求相对发明专利低一些,但也需有一定的创新性。保护期限是自申请日起10年。
3. 外观设计专利:指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色彩等结合作出的富有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像独特外观的电子产品、家具等。保护期限同样为自申请日起10年。
以上是关于专利属于个人还是单位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