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申请日和生效日的区别

2025-08-11 21:40:37 法律知识 0
  专利的申请日和生效日的区别?申请日是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的日期,以收到合格申请文件之日为准,确定申请先后顺序。生效日是专利经审查获授权、开始具法律效力的日期。申请日标志申请开始,生效日是保护效力起始点。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专利的申请日和生效日的区别

   1. 申请日是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日期。它具有重要意义,确定了专利申请的先后顺序,在多个申请人就相同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申请日在先者将获得专利授权。申请日的确定以专利局收到符合要求的申请文件之日为准。

   2. 生效日则是专利申请经过一系列审查程序后,被正式授予专利权并开始产生法律效力的日期。

   3. 两者的区别在于,申请日标志着专利申请行为的开始,而生效日是专利真正具有法律保护效力的起始点。申请日到生效日期间,专利处于审查过程中。只有在生效日后,专利权人才可以依据专利的权利要求,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等,从而获得专利带来的排他性权益。

   二、专有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的区别

   专有技术和非专利技术有一定区别。

   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它通常基于企业自身的经验积累、独特工艺等形成,具有很强的保密性。

   非专利技术范围更广,包括未申请专利或不满足专利授权条件的技术。它不一定像专有技术那样经过严格保密措施,但同样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二者区别主要体现在:

   1. 保密性:专有技术保密性更强,企业会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泄露;非专利技术保密性相对较弱。

   2. 法律保护程度:专有技术主要通过保密协议等保护;非专利技术可通过商业秘密等法律一定程度保护,但力度稍逊。

   3. 公开性:专有技术基本不公开;非专利技术可能部分处于公开状态,只是未获专利授权。

   三、发明专利年费减免标准是多少

   发明专利年费减免标准依据申请人的类型和缴纳年费的年度有所不同。

   对于上一年度月均收入低于3500元(年4.2万元)的个人,以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的,可以减缴85%。即只需缴纳15%的年费。

   对于上一年度月均收入在3500元至5000元(年4.2万元至6万元)的个人,以及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减缴55%,只需缴纳45%的年费。

   若符合上述条件,在专利授权当年起3年内的年费可享受相应减免优惠。

   此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单位为共同专利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根据共同申请人或者共有专利权人的整体情况确定减免幅度。

   以上是关于专利的申请日和生效日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